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3 18:03:11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通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通用10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1

  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代理记账的相关规定及发展代理记账行业的意义,而后基于我国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代理记账行业规范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代理记账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代理记账是指经批准成立的中介机构代理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代理记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会计核算解决方式,也为众多的中小企业主们所推崇。但目前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尚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解决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代理记账概述

  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后,随着小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些群体的逐渐发展壮大,其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难以跟上发展要求,代理记账这种形式应运而生。1993年《会计法》修订,在此次修订中,增加了对“代理记账”的规定,规定明确了“允许那些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或者配备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委托有关的会计服务机构进行代理记账”,从而首次确立了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法律地位。为了具体规范代理记账业务,财政部于1994年6月23日发布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代理记账的条件、代理记账的程序以及委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作了具体规定。新修订的《会计法》再一次确认了代理记账的法律地位。我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除此之外,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注册税务师可以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从事建账建制、办理账务业务。”这表明了我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可以从事代理记账业务,明确了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合法机构。

  发展代理记账有利于中小企业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我国会计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现状

  1.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随着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我国国内代理记账公司日益增加,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代理记账机构数量众多。以上海市为例,截止2014年,具备代理记账资格的单位有七百多家。广州的代理记账机构有五百多家。而在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代理记账机构的数量在二百多家。代理记账公司很多只是几个人的小企业,从最初有一些客户资源到成立公司,形式简单,行业门槛不到,这就导致业内同行数量众多,行业竞争激烈。

  2.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代理记账的过程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对于财务知识拥有不同的信息量,从而对代理记账业务产生的影响是可能造成代理记账公司利用自身的财务知识优势损害委托方的利益。很多代理记账公司为了拉生意,留住客户,只顾短期利益,帮助企业偷税漏税,或者迫于企业压力,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无法按照会计准则准确进行会计核算,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代理记账公司规模发展受阻

  代理记账的行业门槛很低,只需要几万元的注册资金和三人以上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就可以设立代理记账机构。很多代理记账机构都是原本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因为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便离开原来的代理记账公司自立公司。这就导致了现在代理记账公司数目众多,但规模较小。

  据2014年福建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调查,在随机抽取的20家代理记账公司中统计了企业人数,其统计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代理记账行业内的公司规模主要集中在5-20人,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规模小也导致行业内的品牌企业数量不多。

  4.行业内部的同质化严重

  一方面,目前的代理记账机构的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代理记账、纳税申报、内部审计、工商注册、代理年检等服务,主要都是比较基础的服务项目,而其他相对比较附加值比较高的服务能够提供的代理记账企业比较少,这就导致服务范围方面差异化程度低;另一方面,从服务质量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内品牌比较少,服务水平也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能够体现高品质服务的企业很少,因此,行业内各企业的服务质量差别不明显。

  三、我国会计代理记账行业面临的问题

  1.行业环境不理想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委托方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存在问题,认为代理记账机构有义务替企业处理会计核算上的瑕疵,认为会计核算就是为了应付税务,甚至认为代理记账机构应该帮助企业偷税漏税,这种社会认识下,客观上使得很多为了维护客户资源的代理记账机构不得不迫于企业的压力而无法完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为企业和自身都带来一定的风险。

  另外,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主的财务意识不强,也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其提供的原始会计资料很多并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有些则伪造一些原始会计资料,这就使代理记账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整个代理记账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

  从财政支持力度上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客观上对仍属于小微企业的代理记账公司有一定的扶持,但是从这个行业的角度来看,仍缺乏针对代理记账行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从法律角度来看,代理记账行业仍然处于规范力度不够的状态,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整个市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才能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相关的行业监管不到位

  现在政府部门对代理记账公司的监管主要来自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管理和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根据规定,如果要设立代理记账公司的话,需要经过财政部门业务资质审批。但是代理记账公司设立之后,就基本上无法接受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所以,代理记账公司设立之后,既不受财政会计管理机构管理,又不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管理,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3.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中,包括一些年纪较大的会计从业人员,这部分人员经验很丰富,职业精神很好,原则性较强。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对于会计改革,新的财税政策往往理解的不够深刻,加上会计电算化的普遍推行,使得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

  而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中的另一部分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的人员,由于这一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导致这部分人的流动率较大,一些道德水平低的从业人员甚至利用委托公司代理记账时掌握的商业秘密谋取私利,这更造成了社会上对于代理记账行业的负面效应。从目前的代理记账行业内的学历和职称情况来看,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专生,还有很多中专毕业,而从职称情况来看多数从业人员只有会计上岗证,有的甚至连会计上岗证都没有。

  4.行业服务缺乏专业性

  由于代理记账行业内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差异化又很低,这就使得代理记账行业是个供给相对同质化的行业结构,造成了这个行业在选择交易对象,决定交易价格和确定交易标准的时候,主动权都掌握在企业主,这种买方市场的结构最终造成了很多代理记账公司就是被委托方牵着鼻子走,提供的服务完全是去迎合委托方,缺乏专业的精神。很多代理记账公司为了拉拢客户,帮助企业主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这个行业内很混乱,发展很无序。

  另外,代理记账行业内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业内企业为了争夺客户,降低服务价格,然后再压缩服务内容,对企业委托的代理服务内容简化,或者不认真对待。而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并不懂财务,只有在遇到税务稽查或审计的时候才会发现财务上的漏洞。这种信息不对称也增加了代理记账行业内的道德风险,结果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反而使得很多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财务规范提供代理记账服务的公司变得没有竞争优势,最后失去业务,或者也不得不降低服务从而降低价格来夺回市场。长此以往,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促进会计代理记账行业规范发展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对代理记账行业进行更多的宣传,加大宣传代理记账行业的积极意义和服务范围,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逐渐改变企业主对于代理记账的一些误区,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加强对违反相关相应法律法规将受到的处罚进行宣传,让企业主认识到代理记账公司“可为”和“不可为”,帮助代理记账公司向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加大国家对行业的财政扶持。政府管理部门对刚出于起步阶段的中介机构可以给予相应的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创业初期的小型企业,可以有政府机构组织,为这些小型企业购买代理记账服务。达到“财政出资、中介服务、企业受益”的目的。

  2.增强行业监管力度

  首先,要出台行业质量标准。由相关部门质量代理记账行业质量标准,包括可以成立一些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自律性的行业内管理。同时,可以组织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学习,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其次,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监管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代理记账机构的工作合乎行业质量标准,对从事代理记账行业的个人和机构建立起中介机构档案库,定期检查,对于违法违纪的代理记账机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提高行业的纪律性。

  对于行业内违法经营、无证经营、做x账等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再次,对于代理记账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应该进行保护,代理记账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能够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然而,现实中,代理记账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却无法受到保护,这阻碍了整个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的监管机构强化管理,对不合法的委托人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或要求代理记账机构作出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会计处理,要进行处理。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应该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两个方面来考虑。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来看,一方面可以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再教育,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但是长远来看,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金待遇才是长久的吸引人才的根本。而提高薪金待遇又必须从提高行业内服务的附加值着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企业亟需的高附加值服务,是提高行业收入的关键,也是提高从业人员薪水从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

  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来看,可以建立行业内的档案管理制度,从代理记账公司和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的对代理记账行业进行管理。建立行业协会,对于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公司和个人予以处罚,并建立信誉档案,出现问题的公司和个人在信誉档案上会出现污点,这样会使得代理记账公司和个人都有所顾忌,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会更加严格。

  4.加强行业服务的升级

  对于委托客户提供的资料,代理记账公司也应该建立资料保密制度,所有经手的客户会计资料,代理记账从业人员都不能向其他未经授权人员提供,更不能提供给其他的委托单位。委托单位的会计档案由业务主管保管并对其安全承担责任,会计档案的移交应该做好移交手续,未经委托单位或其授权人员书面同意,代理记账机构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出示委托单位的会计资料。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提高不是以对企业的要求言听计从为代价的,代理记账公司应该从行业的规范处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自己的原则,这是对企业的负责,也是对自身的负责。提高服务质量,是成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帮手,可以为企业提供最新的财税政策,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所服务,真正在财务方面帮助企业建立自身的完整财务体系。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2

  [摘要]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当前财务会计工作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职相关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当前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科学的分析,如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让中职校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合格实用型人才。本文就对于实际会计电算化核算技能竞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竞赛;实践

  电算化会计核算技能本身是中职校科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其通过计算机作为整体核算工具,对整体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了反应和记录,并且涵盖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多方面技能。为了进一步提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学校设置相应的技能竞赛考核活动,可以更好地提升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效果。

  一、竞赛实践思路

  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会计电算化核算本身对于整个操作的规范性要求很高,在前期准备阶段应该对于,思想意识进行明确,同时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新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的开展需求。有思想意识上融入了更加科学的思路,这样整体竞赛的组织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对于实际竞赛的相关评价标准、竞赛内容、竞赛方式、时间安排等,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制定和调整,同时给予后续的竞赛落实一个良好的支持。另外,在竞赛活动开始之前,应该有相关承办方提前采购相关用品,做好场地的布置和监考人员的安排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竞赛活动的开展得到有条不紊地落实。第二,做好竞赛活动细节方面的完善。在对于竞赛活动的细节安排上,应该确保考试内容中对于会计基础理论、计算机基础、电算化知识、上机操作等内容进行明确。并且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上,应该对账套的信件、设置核算项目、会计科目、数据录入、账套修改、凭证处理、账务查询以及固定资产和报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都进行相应的考核,做好相关考核模块的完善。会计电算化核算技能的考核中,需要对于教师人才本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整体业务题的数量较多,考核量较大。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应该考虑题量是否和实际时间安排匹配,并且保证竞赛活动的开展秩序。在整体评分工作开展中,应该对于评分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同时依据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对于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进行细致地评分,对于一些存疑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讨论。

  二、竞赛活动开展中的思考

  经过会计电算化核算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我们意识到在实际相关教师人才培养出去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更好的让学生本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电算化操作技能。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掌握会计经济业务处理和计算机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避免对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的忽视,让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的提升和发展。在课程体系调整的过程当中,应该结合竞赛活动的开展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的弱势内容。例如,中英文录入的相关课程的设计上,就可以增加培养学生计算机办公处理能力的内容,让学生更加熟练地对于财务软件进行使用,提升学生的整体录入能力和录入技能水平,让他们在录入过程中保持良好效率的同时,减少失误。中职阶段的会计教学是对于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执行环节。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也应该从实际企业会计工作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出纳人员、会计员人员等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对于记账凭证、日记账、余额调节表等相应的会计成果进行完成,最终由教师进行评价。我们应该正确的意识到,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的特点,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完善,并且适当的提升教学活动的实践操作效果,更好地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并行增长。要想让会计电算化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得到切实有效提升,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落实,其对于教师人才队伍方面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学校内部应该积极推进相关的培训教育工作,对于在岗教师进行有效培训,积极组织各类学习活动,让他们对于会计电算化的需求进行更好地了解,提升整体教学能力。我们应该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进行构建,引入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专业教师人才,并且不断完善会计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具备较强战斗力和学习能力的会计队伍,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开展需求。在实际办学的过程中,也应该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或实习,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从事社会兼职,密切教育界与社会用人岗位的关系。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本身和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如果仅仅具备和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而不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本身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笑妍.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经贸实践2017(02).

  [2]周伟彬.以竞赛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常规教学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6(23).

  [3]李丹丹.以技能竞赛促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5(06).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3

  【摘要】

  中学专业学校对企业会计的教学包括“基础会计”和“企业会计”两部分内容。如何实现在短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增加学生熟练操作会计实务,为其能够胜任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成果的取得,都需要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与时俱进。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中等专业学校财务会计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向,从多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财务会计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

  财务会计;高效教学;策略

  企业财务会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培养学生的处理非确定因素思路和技巧培养等技能不够重视、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教师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教学的进步。

  一、能力培养与理论教育相结合

  企业财务会计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非常高的专业理论素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将知识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专业知识和任何魅力,提高自身的会计学科修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开展知识课程,也要加入素质教育课程;将素质将于贯穿、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或通过举例诚信事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在教学“基本准则、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会计概念时,教师不仅要将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介绍给学生,也要通过给学生讲解事例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如举例“某公司在2016年购入办公设备成本12000元,2017年相同的设备购买成本是11000元,”教师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如何记账、介绍容易出错的环节,让学生首先明白这些名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在事例中加深了解。同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到的记账知识成为其展示才华的技能,而不是用来投机取巧。所以,教师要将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由此实现高效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够真正成为一种知识储备。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财务会计的学习知识更具有实用性,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让知识学习更加立体。所以,教师要通过自编财务会计案例库和模拟资料、进行课堂设计改革、安排课后作业和思考题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边学习边应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财务教学的高效性,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会计处理的可靠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给出事例审计人员应编制的调整分录,让学生去找问题,“该厂的会计处理是否违背了可靠性?”;或者在学习“货币资金的处理”这一小知识点时,给出具体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能够较快的方式来掌握这一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而实践举例教学是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给出案例“某公司出纳员对货币资金业务管理和核算的规定不甚了解,所以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错误,下面是他做的两个项目处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诸如“该公司出纳员对上述两个项目业务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面对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处理?”。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能够充分应用学到的知识,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容纳更多的知识,可以把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方法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如采用“英文多媒体软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专业名词,提高英语学习水平”;通过制作PPT的方式,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家客厅教学思路展示出来,能够引进更多的知识,在概念展现和事例展示方面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仅包括课本上专业知识,也包括了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地参与和创造交流的学习机会,让教师能够通过“走出去”而带回来更多的学科成果;时刻关注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能够最快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教学方法,交流讲解技巧等方面的提高,使得教师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表达有层次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要精心备课,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素质教育方面,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和价值体系,给不仅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能够让影响学生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实现自身提高。总之,财务会计的教学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有加高的思想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都传授给学生。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中等专业学校企业财务会计的高效教学。教师要通过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雨.论会计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2016.5

  [2]孙家名.浅谈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J].青年阅读,2015.5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4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在此基础之上,一些社会性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说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为此一些专业的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场所,那么怎么样去培养一些专业的法务会计人才呢?这对于高等职业学院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具体分析我国现在的高职院校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培养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法务会计;专业人才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要,而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财务舞弊事件,以及上市公司民事诉讼案件,这些案件的发展,都需要专业的法务会计人才进行处理,但由于中国法务会计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法务会计专业人才是非常缺失的,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担负起培养专业法务会计人才的责任,使得法务会计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市场转型的需要。

  一、高职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法务会计专业不能够准确定位

  就单纯的学科来说,法务会计学科并不是单纯的会计学科,同样也不是单纯的法学学科,而是基于法律学、审计学、会计学、鉴定学等各个学科为一体的一个专业性综合性专业。所以很多院校在对法务会计专业进行定位时,就出现了定位不准确的现象,而很多的高职院校将法务会计学定位在司法的一个分支,而一些高职院校则是将法务会计学定位于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法务会计学科的属性地位是极为不准确的。这就造成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非常模糊的,对这门学科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滞缓影响。

  (二)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因为我国的法务会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将法务会计专业列述于新生的学科。这时由于这种新兴的学科地位,致使好多高级院校对于这种专业的开设,处于不重视阶段,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采用传统的落后施教方式。再加上法务会计专业本身的学科特性是比较难的,这就导致学习法务会计专业的人越来越少,致使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缺失。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依据

  首先,这个现象存在于很多的高职院校,因为法务会计专业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是比较全面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没有针对性,而且适应性也是极不强烈的。其次,法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科目过多,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样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所降低。最后,很多的法务会计专业课程处于重叠状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忽略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为高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所以很多的教师在技术方面的操作是非常好的,而在理论学科的素养上是极为有限的。而对于法务会计专业这个专业来说,既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这样的教师队伍,因此,导致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严重降低。

  二、高职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因为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的一些高等院校,他所培养的人才是一些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所以这种人才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人才在市场和实践当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适当的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要。

  (一)高职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对于高级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法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具体的培养过程当中,必须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育。首先,要加强其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拥有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向,快速做出应变。其次,应该注重实践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对实践的操作和运行,让学生能够模拟现场,了解市场动向。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科学的学科课程体系,尽量避免法学与会计学这两门课程,与法务会计学校重叠,浪费学生的时间。还要一些适应性的法务会计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该形成以法学和会计学为主,而以两个学科融合的东西为辅,一些相关的学科作为补充,这样法务会计人才就能够紧跟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应于市场的高端的法务会计人才。法务会计人才对于未来市场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正在转型的中国市场来说,更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必须加大对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中国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兴利,王静.法务会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探索[J].商业会计,2015(8):4-8.

  [2]李冰.高职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6):147-150.

  [3]刘爱龙.关于财经类高校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2):34-37.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5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提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对会计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要培养真正有技术型应用的人才,会计教学中是必要引用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的方法并对会计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从而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会计教学;实践能力;职业素养

  长期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对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这可能和会计工作的特点所造成的会计案例的相关数据较为困难有关。但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方法,对培养学学生的宗和素质很有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深入企业掌握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教学实践,编辑相关的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基础教学会计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理论性,因此只有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才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引用学生不断思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分析、选择、领悟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运用到实践。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知识是有相关概念组成的,将充分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是学生熟悉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基本技能和流程,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利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创办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考察,适当的聘请会计行业的专家及事务所的会计师到学校讲学。

  二、重视教学目标

  确定的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始端的,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培养技术应用人才是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再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认清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以及超越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情感教育的目标,遇到问题时应及时解决,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手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地位的,会计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为了避免教学课堂氛围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通过讲授实际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明白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明确存在的问题

  1、虽然会计学这门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但自身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第一,只重视了教学而忽视了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得课程的丰富性得到大大的提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是一个大滑坡。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好的课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且展示速度快,一直与学生只是单纯地看着一张张幻灯片放完,却没明白其内容,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稍微地了解到自己专业的市场就业前景以及在全国职业中的排名情况,对社会所需每个职员的职业素养却无更多地深入了解,职业素养的教育是基础新的教学内容,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强调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3、专业技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应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性,然而很多学校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竟然相隔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只能是虚拟化的,并没有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欠缺,导致专业知识与社会企业不匹配,明显落后于企业。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讲授任何课程,教学方法中的过程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详细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成效。运用图形的方法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老是以案例等方法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启发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不同的讲解,运用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五、从不同方面加强培养

  1、学校方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应重视人文关怀。学校拥有完整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是培养人才和传授知识的地方。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现代社会,技术型人才比理论型人才更难得,因而培养实践型人才是目标,学会正确处理结构与功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各领域全面协调系统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动画、录像等多种形式教学。

  2、家庭方面:父母可以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思考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奇思妙想能力以及关于会计学方面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于实践相结合,从而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和失败,家长应时刻给予孩子们信心,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从每次失败中汲取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3、政府方面: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时代在发展进步,各式各样的高素质人才被社会所需要。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公共图书馆、增加专业仪器设备等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政府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联合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待学生毕业后让学生接触企业,适应工作环境。

  4、个人方面:正所谓内因与外因中内因基本起决定在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各种在学习中出现的变化要有明确的认识,主动学习,好好学习。所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对课程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更多地与外界接触,使自己得到锻炼,能力不断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快速的发展变化,在这种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急需大批的会计人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基础会计教学会存在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本篇文章提出来几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会利用案例来进行分析学习,有利于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向蕾.论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中国校外教育[J],2014(21):93.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6

  行为会计是会计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对会计信息乃至会计系统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对人类行为和行为决策的影响。行为会计源于美国。始于本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颇为重视,广泛开展研究和运用,使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当今世界会计中最有希望的会计发展新领域。

  一、行为会计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1.行为会计的理论基础。行为会计学说的逻辑体系严谨、科学,其理论基础主要有:

  ①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行为体现为对自己偏好最大化的追求,工资、社会福利、经济利益是影响个人或经济组织关键性因素。行为会计重在研究人类行为作用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并努力协调和优化人类的理性经济行为。

  ②交易成本理论。在交易行为中,任何经济信息的取得、使用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行为会计不能不考虑交易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是对会计行为和其他行为的经济约束。

  ③行为规则约束假设。制订规则能保证会计系统中行为的规范性和可预测性;在规则(例如产权制度、会计制度、会计惯例、经济模式等)的约束下能够保证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规范而有序的运行。

  ④受托责任理论。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因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与运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

  2.行为会计的基本内涵。行为会计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开展会计行为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还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反映作用,这与设计、构建和应用有效的会计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人为本的行为科学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管理活动。其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与会计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系。与行为会计有关的各种当事人主要有:①企业或集团内部各种人员;

  ②处于企业或集团外围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股东、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税务机关、业务客户等;

  ③管理当局、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或协会、政府组织;

  ④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

  3.行为会计的主要内容。行为会计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行为对设计、构建和运用会计系统的影响:这主要是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背景以及管理层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会计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结果,对会计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变动的影响,这是人类行为对会计系统的约束和控制;二是会计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主要是关于会计系统对人们的行为动机、行为效率、决策方法、协作关系、目标的实现和协调等的影响,这是会计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反映和作用;三是预测人类行为的方法和优化人类行为的策略:这主要是如何运用会计系统来影响和预测人类行为,以及通过发展行为科学,运用适当的方式来改变现存的或潜在的与企业经营活动和整体目标不相协调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优化经济行为、提高行为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二、行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1.在协调经济利益与会计行为合理性方面的运用。会计行为主要指会计制度的设计、会计系统的维护与开发、会计政策的决策、会计准则的选择、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等。上述这些会计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或控制着企业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或控制企业的会计行为。故而协调经济利益与会计行为之间的关系极为关键。

  2.在协调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行为方面的运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大众,各种管理行为、决策行为、市场行业、会计行为的影响遍及社会。因此,衡量企业经济行业对社会效益的影响程度是极为必要的。企业的经济行为可能会损害社会效益,给社会造成某些恶果。因此,协调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行为,有利于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3.在组织监控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运用。在这方面,行为会计主要分析会计信息与组织成员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设计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引导组织成员并使之趋同于组织目标的方法、程序乃至整个会计信息系统。这里侧重运用会计信息对人的行为的导向作用,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如,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经济法规对相关组织人员的约束和引导,成本控制、目标利润以及转移价格对企业控制行为的激励和引导,企业目标、计划和措施对组织人员的要求等,都会对人力资源的协调和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但企业的情况纷繁复杂,如何针对各种具体事项有效地运用行为会计,寻求会计信息、企业目标和当事人行为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企业管理者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4.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方面的运用。行为会计的职能之一是通过及时的揭示和监控,在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中,配置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合理界定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规范,避免腐败行为和黑幕交易,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其中会计秩序尤为重要。经济行为与会计工作秩序之间有着联动关系,经济行为失控往往会导致会计工作的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又会反过来助长和加剧经济行为的失控。因此,治理和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不仅对规范会计工作本身有益,而且还对规范经济行为、优化社会经济秩序有着不可低估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归根到底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从行为科学角度看,所有者与经营者因经济利益的差异而存在行为目标的差异,导致企业各种会计行为乃至经济行为的差异,因此客观上需要各种契约、承诺或法纪来规范和约束,借以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双方的经济行为和利益关系。

  三、行为会计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

  1.行为会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运用计量技术对行为过程进行量化,有助于开展规范化管理。为了全面、清晰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不仅要求提供与企业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还要求对与财务信息有重要关系的非财务行为或事项进行必要的计量、报告和说明。这些非财务行为包括: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方针、管理层的行为规范、管理和经营方法的革新、企业的团结协作及企业文化对经营成果的影响等。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这些行为信息,借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及其行为,并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和评价。

  2.行为会计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委托代理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奠定基础。委托代理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营权与所有者的分离,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双方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为现代企业的独立经营和自主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由于经营者掌握着所有者无法掌握的私有信息,两者处于信息不平衡状态,所有者无权约束和控制经营者的经济行为。因此,所有者只有通过对经营者行为过程的了解和监督,才能监控企业行为,保护自身利益免受损害。同时,行为会计也为企业提高行为效率、开展行为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创造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

  3.行为会计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体现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中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都采用行为科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如何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以控制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曾断言:管理会计的研究核心必然从成本管理走向价值管理。日本会计学家西村明认为:“经营管理职能与管理会计有密切联系,因此,由于行为科学的影响,会计不得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注重企业的战略和行为的监控,代表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

  4.行为会计的研究和推广,将大大推动责任会计的发展和运作。要充分发挥责任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分析人们各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探寻激发人的有益行为和积极性的有利条件,并与责任会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从现代管理角度看,行为责任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责任会计与行为会计的结合点在于责任网络的建立、责任预算的编制以及行为责任的考核与评价。在行为过程之前,就制定完善的行为责任制度,并坚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控制和考核,使行为会计管理活动充分体现目标管理原则,做到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充分强化责权利三者的紧密结合,以提高行为效率和管理效率。

  5.行为会计的开展有助于优化会计行为,促进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行为目标的协调一致。优化会计行为的实质是使会计行为合法化、合理化、合情化。首先,会计行为合法化,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和会计法规的要求。这些法律、法规代表着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社会达到均衡状态的根本保障。国家管理机构可以利用法律、法规,发挥权威性的导向和预测作用,引导和优化会计行为;其次,会计行为合理化。会计行为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会计行为在合法化的前提下,应以尽可能少的行为和方式投入耗费,获得尽可能充分、优质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换言之,会计提供的信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可能大于为提供这些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即会计信息既能满足需要,又能节省成本达到行为效益最大化,这是会计行为优化的内核;再次,会计行为合情化,即合乎情理,合乎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会计行为的至高境界。在实现会计行为合情化的过程中,加强国家对会计组织或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改进我国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发挥会计信息与组织成员的相互作用,协调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行为目标,是实现会计行为优化的最终目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7

  摘要:

  实证会计研究渊源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本文试图在厘清实证会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形成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

  关键词:

  实证会计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相关概念

  对实证会计研究的历史检验,需要厘清实证会计研究相关的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作为探讨的理论前提。

  (一)实证

  实证是指实际证据。所谓实际是指现实的、确定的、有用的和积极的证据;所谓证据是指证明事实的经查证属实的书证、物证、人证和视听资料等的依据。可见,实证需要证明事实的实际证据的取得是多渠道的,证据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只强调某种渠道取得的证据和某种形式的证据是不全面的。

  (二)实证会计

  研究者因其研究的内容不同,所使用实证会计的涵义也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多种观点,主要包括:

  ①实证会计体系论。

  ②实证会计研究论。

  ③实证会计理论论。实证会计是一个多义词,要视研究者研究实证会计的内容所应用实证会计的性质来确定其涵义。但需要指出:如把实证会计当作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来研究,应在分支学科层面上确定其含义;在会计分支学科范围内,实证会计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知识体系。

  (三)实证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通常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一般包括:确立研究课题,根据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和经济管理的需要确立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根据有关基本理论和制度背景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设计研究方案,安排研究工作,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搜集资料,选取研究样本,开展调查;检验假设,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经验验证;提出结论,分析研究结果,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四)实证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理论是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实证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它来自实证会计实践,又指导实证会计实践。实证会计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目前所称实证会计理论实际上是实证会计的应用理论,除需要继续完善和体系化外,对于实证会计基础理论还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实证会计如作为会计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如实证会计的性质、特点、目标、原则、对象、内容、理论基础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五)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研究人员完成实证会计研究任务的手段、工具、方式、程序、途径和措施的总称。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以实证检验为特征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不能把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局限为只

  是实证假设检验或数据分析。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

  会计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会计实证研究是一种检验会计理论的有效途径。会计实证研究在理论假设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具有较强说服力,并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证实研究命题的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告诉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会计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有时看似简单,但能显明地加深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对会计理论的证实,促进会计理论研究面向现实,加强了会计理论的科学性,更能发挥会计理论的作用。

  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理论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重要性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规律性、稳定性、规范性和层次性等。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准则、会计系统、会计信息、会计管理、会计控制等。实证会计研究虽然不能解决这些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但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增强会计预测功能。会计预测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或资料,考虑未来一定期间可能的变化,对未来一定时期目标的测算。实证会计研究的宗旨之一是要对未来的会计实务作出预测。实证会计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未来会计实务的预测。例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利用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预测股票或债券的市场价值,或预测收益、预测签订有利的契约、预测报酬方案、预测制定有效方案等。丰富会计研究方法,促进会计学科建设。引进实证会计研究并采用以实证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是根据经济学等有关理论,设立各种影响会计事物因素的假设,依据相关的实际证据,采用数据分析等方法,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从而形成研究结论。实证会计研究为原有会计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方法,增添了有效的研究手段,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有利于促进相关会计学科的建设。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局限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等有关原因致使实证会计研究存有局限,主要包括: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要求研究者有旗帜鲜明的价值取向,是为什么目标而进行实证会计研究。

  有失偏颇的基本理论指导。现行的实证会计研究一般采用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为指导,据以确定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理论假设、模型、数据、分析和结论。研究目标不明确。在实证会计研究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不少研究者并不明确为什么要开展实证会计研究,是为了学术探讨,或是为了学科建设,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水平,为了向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出建议,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参考这实际上是实证会计研究定位不明确。

  经验实证绝对化。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及其理论假设,要求与现实世界的经验现象相对应,从而最终要以可观察的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来检验或证实。

  操作方法的局限性。在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存在操作方法的局限性。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受实证主义的一些不良影响。西方的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等,都在我国先后出现过甚至流行过,又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因为它们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实证主义同样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强调经验性知识,否认理论的作用;强调感觉经验,否定抽象思维;强调经验实证,忽视其他实证;强调以事实建立科学,忽视科学知识的历史积累。实证主义的局限,对会计实证研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重视经验知识,忽视理论指导;重视感觉经验,忽视理论认识;重视经验证实原则,忽视其他实证检验;重视实证会计建设,忽视创新会计学科研究。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8

  一、建立会计专业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

  打破高校校园的空间束缚,打造开放式会计专业教学平台,该平台以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主导,以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参与者,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四方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教学资源更高层次的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及优势,使得高校和其他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替代传统的高校和其他三方的“点对点”的临时性合作方式。其实质是政府、高校和企业各自职能的重新定义,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会使我国高校会计教学出现崭新的、可喜的变化,不断向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看齐,而且也符合四方各自的利益,根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的著名的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完全可以做到互相作用、互动融合、互利共赢。

  二、建立政产学研联盟的会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产学研合作水平较低,松散型的合作方式无法形成合力,一般地方高校不同于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其定位主要是教学型大学,首要任务是进行应用型研究和应用型成果开发,而这些应用型成果的研究和开发,离不开当地政府在政策和信息层面强大的支持,也离不开和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当然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校科研能力的支撑及人力资源的培育。

  (二)是服务企业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比较封闭,校企合作很少,即使有合作也基本是临时性的,从而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脱离实际,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是要去企业工作的,对会计专业学生尤其如此,满足市场需求是普通高校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和企业保持热线联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量身定制实用型会计人才。

  (三)是创新会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学生被动听课,基本没有互动,这种模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师生都很累,因而事倍功半。而实行政产学研合作的会计教学模式,由于政府会计专家和企业资深会计人员的参与,不仅为教学输入新鲜血液,而且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会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会计课程教学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的案例如何,而案例质量则取决于案例是否来源于实践,由于企业本身的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就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选用的案例来源于企业的实务工作,比用书本上的习题、作业编案例更真实、生动和形象,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而与会计实务工作紧密相连的案例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拉近了高校和企业的距离。

  2.建立校企会计学科建设定期会商制度,邀请企业会计人员等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建设中。高校不能闭门造车制定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应在对企业各会计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尽可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也使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

  3.邀请企业会计人员参与一些实践类课程的指导。首先因为企业会计人员有实践经验,对于基础会计实验课、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课和其他专业会计实验课等实验课程,由他们带这些课程比较得心应手,可以充分发挥其专长,教学效果会更好。其次,还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践类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会计软件,结合学校的实验室条件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会计实验室的最优配置。

  4.在企业建立必要的校外会计实训基地,校内各门实验课毕竟是一种模拟和仿真练习,和真正的企业会计实务工作还是不完全一样,而有了校外会计实训基地,就可让学生分批去熟悉一下会计环境,实地接触一下各类会计资料,参观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流程,让学生对每个会计岗位及相关业务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将来的工作有大致的了解。

  5.轮流组织会计专业老师到企业去顶岗。这样就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感性认识,让教师了解并掌握企业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及工作内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务水平,反过来就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为了方便,平时可以长期聘任一些校外的会计学专家定期来校指导校内专业教师,重点指导青年教师,让他们快速成长。6.把学校优秀的师资资源介绍给企业,发挥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全面和研究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给企业会计人员作一些前瞻性的讲座等,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校企互利共赢。

  (二)发挥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1.提供会计政策法规等咨询服务。在这四位一体中,只有政府是非盈利性的,因此,政府应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一些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如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解读、税法的宣传、会计职业道德的宣讲等。

  2.为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沟通信息,创造三方良好的合作环境。我国由于公共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各方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政府掌握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自大量的信息,而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不了解对方的信息,这就造成三者各自为阵、无的放矢的局面,从而也影响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平台,让产学研三方尽量充分掌握相关信息,这样各方就不会造成无谓的重复和浪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就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科研的有效性

  首先,鉴于高校的考核目标的驱使,高校相当一部分科研只具有学术价值,而缺乏市场价值,无法转化为经济价值,很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直接贡献;因此,高校科研应加强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应面向会计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实现会计行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互相渗透,把研究成果和解决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把科研是否给企业带来实质性效益、是否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作为评判的基本标准。其次,高校相当一部分科研基本与教学相脱节,科研成果无法用于教学,对教学的直接帮助作用不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科研完全不等同于科研机构的科研,高校科研要有意识和教学相结合,科研要有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科研对会计教学来讲才是真正有效的。另外,高校一般比较重视纵向课题,但纵向课题往往实用性不高,且与教学关联度不强,就会计专业而言,由于其对实践性要求较高,所以要重视与教学关联度较强的横向课题。

  (四)不断改进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由于做到了高校教师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不仅整合了校内资源,而且整合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这为创新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可采用真正的案例教学模式,因为有社会和企业现成的活生生的案例,就可以把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工作相结合,使得会计课程不再枯燥乏味。其次,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会计专家参与到教学中,可以做到教学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教师根据实际工作提出问题,并组织课堂讨论,讨论时要采取一些办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的总结有教师来进行,教师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要善于发现并充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会计学这样的人文学科,有些原理和方法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回味无穷,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以政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并且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需要找到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共同点,满足各自的利益和需求,才能保证这项教学改革长久的生命力。随着这种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将会使高校会计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使会计专业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9

  摘要:

  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即加强“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建设,完善“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也已从传统会计中逐步独立出来,成为了会计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其作用已从纯粹的报账、记账、核算延伸到借助相关信息来制定战略规划、预测经济发展前景、评价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等方面。在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设置了管理会计职位,管理会计人员主要负责管理会计事务,其主要任务是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现代服务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经营方式的转变,都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持。推进管理会计改革,提高企业效益,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作贡献,才能确保经济在新常态下稳定发展。为此,政府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显示,政府对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与应用、管理工作效能等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规划要求。这对加快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推动财政制度现代化、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防范企业内部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经济新常态下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和改进“管理会计学”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如何提高“管理会计学”的教学效果,向企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会计人员,也是经济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管理会计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满足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它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相关信息,实现财务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决策、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对财务会计,其主要任务是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最优化决策与有效运营的各种财务管理信息,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在工作重心方面,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主要为面向未来,积极利用有关信息,制定战略规划、预测经济发展前景、评价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在过程与方式方面,管理会计对公司自我服务的方式可选择性较大。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注重记账类会计和鉴证类会计,主要是为外部相关企业和人员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较多,但利用相关信息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由于管理会计自身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上的问题等,我国对会计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体系缺乏。

  (二)“管理会计学”教学内容陈旧

  “管理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是20世纪70年代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由于“管理会计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再加上我国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职业化的相关制度,“管理会计学”的理论并不能在初期具体工作中得到应用与体现,导致高校忽视了“管理会计学”的重要性,对“管理会计学”课程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系统的“管理会计学”教学体系,忽视了实践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虽掌握了有关“管理会计学”的知识原理、方法,但参加工作后发现,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要求无法衔接,难以较快适应管理会计的实务工作。另外,“管理会计学”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许多都是直接引用国外的,没有考虑本国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虽然也有一些是国内的案例,但是由于保密性等原因,资料零星、不连贯、不完整,缺乏行之有效的案例资源。在管理会计方法介绍上,教材内容主要偏重量化分析。教学中采用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有很多假定的前提条件,在满足很多的假定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决策、生产投资决策等模型分析,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经营状况及支出效益进行分析,也无法制定出对应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决策、管理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极大地约束了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的培育。

  (三)忽视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由于“管理会计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想要上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当前由于很多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原理,很难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学生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提升。此外,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多,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再加上许多高校在开学时就要求教师制定和提交授课进度计划,教学过程要严格按照授课进度计划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无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这样的“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无法为社会培养适应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在进行理论体系改革时应把改善“管理会计学”理论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作为重点,构建一套适应市场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高校必须在认真学习世界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克服“就管理会计论管理会计”的局限,结合不同主题、不同背景,进行跨学科研究,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高校还需不断创新理论、完善机制,设立“管理会计学”研究基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产教研相融合的产业联盟,推动“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2]。此外,还可借鉴在有效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方面提供指导的“CGMA能力框架”,实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丰富“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

  (二)完善“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

  根据财政颁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相关文件,高校在进行“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时,应结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务,形成概念框架、基本理论和工具方法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增强“管理会计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此外,借助国家管理会计改革,高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收集、整理来自一线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管理会计案例库,完善“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

  (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的许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而“管理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高校可定期举办各种管理会计学术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课堂,让师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在企业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企业获取的实践材料进行理论研究,以“管理会计学”基本指引为方针、以“管理会计学”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开展与管理会计相关的课题研究,推动“管理会计学”理论研究的应用转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学”将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其必将形成一个超越传统财务会计的全新学科体系。高校应把握机遇,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结合实际,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月娥,张鼎祖.管理会计改革对高校管理会计教学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0-133.

  [2]卢梁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31):209-210.

  [3]张清玉.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11-114.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10

  摘要:

  本文主要对税务会计的定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规范企业税务会计工作。

  关键词:

  税务会计 定义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税务会计含义

  目前我国的多数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而未完全脱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

  二、我国税务会计发展现状

  我国的税务会计现在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从目前我国现有的税收与会计法律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美法系国家已有现状相同,同时,现阶段我国实行的税收法律政策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已有现状近似。1993年之前,税法是作为决定会计的形式存在的。1994年我国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表现了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制度。虽然在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表明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应该保持一致,可是二者之间的“航道”早已发生了偏离,所以我国的税务会计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

  三、我国税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缺少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核算制度,而且现在所实行的会计制度是先于税务制度革新制定的,对于税收会计的核算及要求只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而后相继出台的新税种,又只是描述了相对于独立的核算方法。企业税务会计人员很难在内容单一的文本中系统全面地掌握和熟悉个税中准确的核算处理方式。同时,在税款记录以及缴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核算错误、遗漏等问题。

  (二)税务会计核算过程不够合理

  税务部门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确认尤为谨慎对于一般纳税人的确认信息进行了变更缩小其范围,迫使企业不断改变税收会计核算方式。自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后,原税法很难很好地规范现行的经济状况。

  (三)企业缺乏专职税务会计人员

  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同时是该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因其身兼数职,常不重视办理涉税事项,缺少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研究和学习税务会计的相关知识,加上企业税务会计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常被动地接受上层下发的指令,常因不很熟悉税收的相关知识,在处理涉税事项时多出现工作失误。

  (四)税务会计受电子商务影响

  因传统贸易与电商贸易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现行的税收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也没有对其征税做出相关的规定作为理论基础,从而造成了企业应缴税额和税务部门营收税额不平的情况。同时,由于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卖家直接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致使更多缺乏经验的纳税人融入到电子商务潮流中,呈现出纳税人主体的模糊化、多样化及边缘化,进而导致了税务会计核算信息的不准确,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四、税务会计在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需要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出一套能更准确公平地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准则系统,而不只对企业该如何会计核算作出规范,而是要加大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多样性做出约束。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及实行,使得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更为准确,但是就折旧而言财务会计目地与税法目地相差过大,因此只有将税务会计独立出来,才能让税务会计发挥其主要的职能。随着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会计的重要性也在日益的提高,同时对于税务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所以对于税务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的规范也需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建立合理的税务会计核算体系

  构建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体系。“适度分离”是指以独立的主导思想分别对会计收益和税法收益的核算方法做出规范,将税务会计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建立一套更加合理且更加符合税务会计的核算体系;同时,新建立的体系也不能完全的脱离财务会计体系而使其自由发展,应该在一定的法规之下进行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在这里所指的“分离”,并不是单一的账簿分离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两个会计体系进行分离使其更为完善、独立,而且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环境体制下,对国外的税务会计分离模式进行分析和了解,从中不难发现两个会计体系既有内在的相关性,又因为其目标职能的不同,形成了分离的态势,然而又不会使两个会计体系缺失协调性。

  (三)企业加强对专门税务人员的培养

  税务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是提高生产经营规模和企业经济权益的根本保障,而税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是税务会计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的根本和保障,同时也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进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内容。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税务知识、会计知识、电算化知识,并能将职业道德、财务知识、法律法规相结合以便日常的税务会计工作的正确处理。因此税务会计需要设置专职部门并且聘用专门的税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的工作,并且建立一套专门的税务会计准则进行税务会计工作的规范。

  (四)税务会计网络化

  税务会计网络化是税务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需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企业税务会计信息准确度的提高。二是税务会计在电子商务这一道路上应该注意更为协调的发展策略。三是加强对税款征收管理制度的革新,实现征税和缴税电子化。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在缴税时繁琐的步骤,而且减轻了国家税收的压力,而且更便于管理。

  参考文献:

  [1]聂彩仁.我国税务会计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

  [2]李苏玲.我国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J].中国集体经济,2012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03-12

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3-16

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03-15

关于小学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3-16

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3-26

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04-13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2-02

研究我国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3-20

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03-13